保台血淚》曾囑經國 不要為他立銅像

不知道該丟哪裡的好文先往這塞吧!
日後如果文章多了,再來想辦法分類好了^^"
回覆文章
頭像
chengpercy
Site Admin
文章: 1809
註冊時間: 週日 6月 26, 2005 8:55 pm
來自: Taipei

保台血淚》曾囑經國 不要為他立銅像

文章 chengpercy »

胡佛檔案館的蔣中正日記,目前只開放到1945年;但台灣已有學者閱讀過蔣來台後的最初八年日記。這位不願具名的學者說,日記顯示,蔣中正對保衛台灣非常用心,才能使台灣不被赤化,「如果不是他這樣全力部署,台灣不可能是現在的台灣。」

這位學者幾年前為了撰寫「總統蔣公大事長編初稿」,閱讀了蔣中正1950年至1957年日記,目前長編初稿已發表到1953年。他說,國民政府遷台後,共軍就企圖攻台,而且派遣大批共諜滲透台灣,蔣中正在1950年3月間曾在日記上記載,「……匪定於五月間攻台,可知海陸空軍各部門之匪諜如被我一網打盡,則彼若重新建立諜報網,恐非半年以上不能成矣。」

政府來台後,蔣中正放棄了舟山群島、海南島,集中兵力確保台灣,直到韓戰發生,美國宣布協防台灣,局勢方告穩定;但以後海峽海空戰事不斷,依然不容鬆懈。學者指出,蔣中正長久以來的挑戰就是美國的干預,他痛恨美國,卻又不得不與之合作,底線則是國家的尊嚴不容傷害。

學者舉例說,1952年蔣中正準備調動海軍總司令桂永清時,桂永清當面告訴他恐怕美方會有意見,蔣在日記裡寫「余即告其寧使美援不來,但決不願受外國干涉我內政也」,當即決定次日即發布命令。對於親美的吳國楨及孫立人,蔣中正在日記裡的記載顯示,他並非不願用兩人,但是吳、孫屢屢挾外自重,蔣日記裡多次痛斥。

日後遭抨擊的建銅像及效忠總統標語,蔣中正的日記在50年代初期皆有提及。他曾囑咐蔣經國傳達民眾,不得再為他立銅像,日記裡寫:「台北基隆道口、松山機場岔路口銅像於生日揭幕,此實浪費招搖之事,以後應嚴禁在生前再建製銅像也。」

但他認為效忠總統的標語又另當別論,因為國家尚未恢復,須賴他的領導。胡適來訪時曾建議效忠總統的標語不應有,「惟此余答其今日國家未恢復,一般官兵對效忠國家標語不能深入,而且今日國家仍須由總統領導來恢復,過去總統下野,國家淪亡之教訓,不能不深切注重,故余對此標語未予阻止也。」

國民黨黨史館主任邵銘煌也看過有關228事件的蔣日記。他說,228事件事件發生一星期後,蔣在日記裡表達他的痛心:「台灣暴動形勢已擴張至全台各城市,嚴重已極。公俠(按:陳儀號)未能及時報告,粉飾太平,及至禍延燎原,乃方求援,可痛。」隨後就決定陳儀去職。

【2007/12/11 聯合報】
回覆文章